杂诗

白日丽高隅,流光照我堂。 临堂理妙曲,哀怨断人肠。 妙曲何所怨,怨此天一方。 同心与我言,蔼若春兰芳。 如何久离居,使我重感伤。 王睢不匹处,玄燕必双翔。 朝出国门望,至夕犹徬徨。 往往飞花处,为君停玉觞。 红颜难久恃,春华不再扬。 愿君重明信,无使两情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亮,灿烂。
  • 高隅:高处的角落。
  • 妙曲:美妙的音乐。
  • 天一方:遥远的地方。
  • 同心:心意相通。
  • 蔼若:和蔼可亲的样子。
  • 春兰:春天的兰花,比喻美好。
  • 王睢:一种鸟,不配对。
  • 玄燕:黑色的燕子,常成双成对。
  • 徬徨:徘徊,犹豫不决。
  • 玉觞:玉制的酒杯。
  • 红颜:年轻时的美貌。
  •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青春。
  • 明信:明确的信念。

翻译

太阳灿烂地照在高处的角落,光芒照亮了我的厅堂。 我在厅堂里弹奏着美妙的音乐,那哀怨的旋律让人心碎。 这美妙的音乐究竟在哀怨什么?哀怨的是你我相隔遥远。 你曾与我心意相通,和蔼可亲如春兰般芬芳。 为何我们长久分离,使我再次感到深深的悲伤。 王睢鸟不配对,而玄燕总是成双飞翔。 我早晨走出国门眺望,直到傍晚仍在徘徊。 在那些飘落花瓣的地方,我为你停下了玉杯。 青春的美貌难以长久保持,如同春天的花朵不会再次盛开。 愿你坚守明确的信念,不要让我们的情感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哀怨。诗中通过“白日丽高隅”和“流光照我堂”描绘了明亮而孤独的场景,随后通过“妙曲”和“哀怨断人肠”传达了内心的悲伤。诗人的情感在“同心与我言”和“蔼若春兰芳”中得到温馨的回忆,但随即被“如何久离居”的现实所打破,转为深深的感伤。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如“王睢不匹处”与“玄燕必双翔”),诗人强调了孤独与渴望相伴的情感。最后,诗人以“红颜难久恃”和“春华不再扬”来提醒时间的无情,强调了珍惜和坚守情感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沉执着和无奈。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