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水口别侍御七弟

鞅掌缠世务,老至不遑居。 承惠还乡井,含辛去田庐。 辍棹三江口,分手万里途。 万里予怅望,三江子踟蹰。 再出缘义役,屡别使情疏。 一身难自料,万事剧纷挐。 登途虞折轴,临川戒衣袽。 既乖一木任,敢望五鼎需。 群策皆摈处,独力将焉如。 方谋毕吾役,及尔遂悬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鞅掌:指事务繁忙,不得空闲。
  • 老至:年老。
  • 不遑居:没有闲暇安住。
  • 承惠:受到恩惠。
  • 含辛:忍受辛苦。
  • 辍棹:停止划船,指停船。
  • 分手:分别。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 义役:因义务而从事的工作。
  • 情疏:情感疏远。
  • 纷挐:纷乱。
  • 折轴:折断车轴,比喻旅途中的困难。
  • 衣袽:破旧的衣服,比喻困境。
  • 一木任:比喻微小的责任。
  • 五鼎需:比喻重大的需求或责任。
  • 摈处:排斥在外。
  • 独力:独自一人。
  • 悬舆:悬挂的车,比喻退休或停止工作。

翻译

我忙于世间的琐事,年老之际仍不得闲暇安住。 受到恩惠得以回到故乡,却含着辛酸离开家园。 在三江口停下船只,我们在此分别,各自踏上万里之途。 我惆怅地望着远方,你在三江边犹豫不决。 再次出外是因为义务工作,多次分别使得情感疏远。 我一人难以自料,万事都显得纷乱。 踏上旅途担心遇到困难,面对河流警惕着困境。 既然不能承担重大责任,又怎敢期望得到更多。 众人都排斥我,我只能独自一人面对。 正计划完成我的任务,与你一同退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繁忙世务中的疲惫与无奈,以及与亲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鞅掌缠世务”与“老至不遑居”描绘了作者的忙碌与年老,而“承惠还乡井,含辛去田庐”则透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与离别的辛酸。通过“辍棹三江口,分手万里途”的具象描绘,展现了分别的场景,情感真挚动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