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杨肖韩丹室戏赠

一官病后著潜夫,归访仙人九节蒲。 考室自能依八桂,为园先学种三珠。 但驱鸡犬抛丹药,莫唤儿童镊白须。 闲共羽流争胜负,不因棋局即呼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潜夫:隐居不仕的人。
  • 仙人九节蒲:传说中仙人所用的九节菖蒲,有延年益寿之效。
  • 考室:考察居室。
  • 八桂:指八种名贵的桂树,这里泛指名贵的树木。
  • 三珠:指三颗珍贵的珠子,这里可能指珍贵的植物或果实。
  • 鸡犬:指家中的鸡和狗,常用来比喻平凡的生活。
  • 丹药:炼制的药物,常指道士炼制的丹药。
  • 羽流:指道士或修道之人。
  • 呼卢: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翻译

一官职病后成了隐士,归去寻找仙人所用的九节菖蒲。 考察居室自然能依靠八种名贵的桂树,为了园艺先学会种植三颗珍贵的珠子。 只是驱赶鸡犬抛开炼制的药物,不要叫儿童来拔除白须。 闲暇时与道士们争论胜负,不因棋局就参与赌博游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曾经官场失意后选择隐居的士人,他在隐居生活中追求仙人的生活方式,种植名贵植物,抛弃世俗的烦恼。诗中“一官病后著潜夫”一句,即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转变,从官场到隐居。后文通过对“九节蒲”、“八桂”、“三珠”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则通过与道士的交往和拒绝赌博,表达了主人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批判。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