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 高适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门:地名,今北京市西南。
  • 古老:指老兵。
  • 氛氲:形容思绪纷乱。
  • 零丁:孤独无依。
  • 头鬓:头发和鬓角。
  • 勋庸:功勋和劳绩。
  • 已矣:结束了。
  • 霍将军:指霍去病,汉代名将。

翻译

在蓟门遇到一位老兵,他独自站立,思绪纷乱。 他孤身一人,头发和鬓角都已斑白。 他的功勋和劳绩如今都已结束,却不认识那位著名的霍将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老兵的形象,表达了对其孤独和被遗忘的同情。诗中“蓟门逢古老”一句,即刻勾勒出了老兵的形象,而“独立思氛氲”则进一步以氛围的渲染来表现老兵内心的复杂情感。后两句“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直观地描绘了老兵的孤独和衰老,而“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则深刻反映了老兵功成身退后的无奈和被忽视的悲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老兵命运的深刻反思。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