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崔二有别

· 高适
大国多任士,明时遗此人。 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 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 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 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颐颔(yí hàn):指面颊,这里形容面容丰满。
  • 毛骨:指人的骨相,这里指身体状况。
  • (zhūn):困顿,不顺。
  • 逸足:比喻才能出众。
  • 商歌:悲歌,商声在古代五音中代表悲凉。
  • 才富:才华丰富。

翻译

在大国之中,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士人,而在明朗的时代,却遗忘了这位人物。他的面颊依旧丰满,身体状况尚未困顿。他怀抱着远大的志向,望向千里之外,却只能以悲歌表达内心的哀伤,让四邻都感到悲伤。谁说他的才华不丰富,却使他的家道陷入贫困。秋风中,我们告别,骑马离去,相互携手,更添伤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二的同情与不舍。诗中,“大国多任士,明时遗此人”揭示了时代对人才的忽视,而“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则描绘了崔二虽外表健康,但命运不顺的境遇。后文通过“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邻”展现了崔二的才华与悲情,以及“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的无奈现实。结尾的“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则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