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

· 高适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
拼音

所属合集

#行路难

注释

长安:长安城。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不少钱:不缺少铜钱。 骏马: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疾驰的马。 鸣:鸣响。 金鞭:黄金制作的马鞭。 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公。泛指权贵豪门之人。 相逢:互相迎逢。迎逢在。 大道边:官道旁边。大道,又称官道,古时指朝廷出资修建的道路。 美人: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众的男子。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乐器。泛指歌吹弹唱。 争:争相。竞争于。留连:指沉醉逸乐之事。指留恋不愿离开等。犹滞留,滞积。 黄金:贵金属。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 如斗:如同米斗一样大。斗,盛粮食的器具,酒器。 惜:吝惜。片言:只言片语。简短的文字或语言。 如山:如同山峰一样沉重。 莫:不要。弃捐:抛弃捐舍。废置遗弃。 安知:哪里知晓。 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貌。憔,心焦面枯。悴,忧愁到极点。衰弱,疲萎。 读书者:阅读书籍之人。学习功课之人。 暮宿:暮晚住宿在。 虚台:虚假或虚构的楼台。 私:私下地。暗地里。 自怜:自我怜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侯:指权贵之家。
  • 弦管:指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 留连:流连忘返,不愿离开。
  • 黄金如斗:形容黄金之多。
  • 片言如山:形容言语的分量重。
  • 弃捐:抛弃。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虚台:指空无一人的高台。

翻译

长安的少年们并不缺钱,他们骑着骏马,挥动着响亮的金鞭。 当他们在宽阔的大道上遇到权贵之家,美人的音乐声中,他们流连忘返。 他们不惜黄金如斗,言语的分量重如山,从不轻易抛弃。 然而,谁会知道那些憔悴的读书人,夜晚独自宿在空无一人的高台上,暗自怜悯自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少年和憔悴读书者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阶层的差异。长安少年们生活奢侈,享受着权贵和美人的陪伴,而读书人则孤独憔悴,无人问津。诗中“黄金如斗”和“片言如山”的夸张手法,突出了少年们的豪奢和轻率,而“憔悴读书者”和“暮宿虚台”则深刻描绘了读书人的凄凉境遇。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刻批判。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