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蜼子歌为王宗常赋
注释
- 妫蜼(guī wěi)子:作者虚构或特定称谓的人物。
- 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 虞鳏(yú guān):指舜,舜父顽母嚣,曾处境艰难,故以“虞鳏”称之。
- 混沌:传说中远古时期的混乱状态。
- 季:此处指一个较长时间单位。
- 皇坟:传说中三皇时代的典籍,也泛指古书。
- 三光:指日、月、星。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天狼:星宿名,主侵掠,这里借指战乱。
- 欻(xū):忽然。
- 沂(yí):本意是注水声,这里是逆流而上之意。
- 莳(shì):栽种。
- 注醪(zhù láo):酿酒。
- 井臼(jǐng jiù):汲水舂米,指代家务劳动。
- 诘曲(jié qū):屈曲,这里指委屈求全。
- 偃蹇(yǎn jiǎn):高傲。
- 奁(lián):古时妇女梳妆用的镜匣,这里“金匮编”类似重要文献编撰。给札:供给书写用的纸张。
- 紫宸(zǐ chén):宫殿名,这里借指宫廷。
- 敕赉(chì lài):皇帝下令赏赐。
- 内帑(nèi tǎng):皇宫的宝库。
- 古弁(gǔ biàn):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
- 垂长绅(chuí cháng shēn):绅为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垂长绅形容庄重的服饰打扮。
- 臞(qú):瘦。
- 青丘:传说中的海外国名或地名,这里借指作者自己。
- 同襟期:即志同道合交往的意思。
-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翻译
妫蜼子啊,本是黄帝的后裔,舜帝的子孙。自从混沌的时代结束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他独自坚守心中的大道,默默隐匿在乡野草莽之中,潜心钻研古代的典籍。 早些时候,天地间的祥瑞之气忽然分裂消散,战乱降临,天狼星下凡,鲜血横流,大地一片污浊混乱。中原大地上,就像秦末那样,群雄逐鹿;又似郑国国门,争斗不休。礼仪制度被抛弃在荒草丛中,战争突然爆发,人们四处奔逃。 妫蜼子于是想着,向东渡过那弱水,到沧海之滨在朝阳照耀的盆中清洗头发;又想着向西逆着河汉而上,翻越昆仑山脉。可是山川纵横险阻,这两个地方都无法前往啊,只好归来关闭家门,从早到晚静静躺卧。 他开垦了一小片土地种植黍谷,酿造一樽美酒。妻子操持家务汲水舂米,儿子负责饲养鸡豚。他既不曲意逢迎去讨好世俗之人,也不高傲自大去欺凌尊长。 他写作古代风格的文章诗词,言语高深,文风醇厚温和。手持几寸毛笔,想要发掘义理之根源。向上探寻孔子和孟子的思想精髓,向下凭吊屈原和贾谊的亡魂。文章的实质比金石还要耀眼,它散发的芬芳如同兰荪绽放。文章中虚处能叩问出回响,艰难的道理阐述得毫无痕迹。他的文章内容如陆地上的奇珍和水中的怪诞之物相杂,变化之状难以言说。 几年间他一直默默隐居不肯出山,坐等真正的君主顺应天命开启太平盛世。朝廷的征召诏书从天而降,他这隐居之人初次得到选拔启用。使者远道来到他的家中,他闻鸡鸣便早起准备出发。他参与重要书籍的编撰,朝廷给他供给书写材料。 奸佞之魂在幽冢中哭泣,害怕遭到惩处诛杀。书编好后呈献给皇帝,朝廷仪仗盛大威严地陈列在宫殿台阶两旁。大臣引领他进入朝堂,他身着麻衣拜见圣人般的天子。他双手捧着书籍走近前殿,天子看后十分欢喜,容貌如同春天般和悦。 皇帝下令赏赐内库的金银和绸缎,绸缎上织着银麒麟的图案。他承蒙皇恩请求回家,去奉养白发苍苍的双亲。他头戴古朴的帽子,垂着长长的大带,自称为山林湖泽间的清瘦隐士。妫蜼子啊,有幸生逢这贤明美好的时代,就安安静静地在东海之滨慢慢老去。 我这青丘来的客人愚钝又痴呆,希望能与你结下深厚情谊。左边弹奏清瑟,右边吹奏鸣篪,一起作歌祝愿天子长寿,天下风调雨顺,各国百姓都能和和美美、欢乐安康。
赏析
这首诗围绕“妫蜼子”展开,描述了他生逢乱世的经历与选择。开篇点明其高贵出身,随后展现了乱世的动荡与不安,“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鹿走秦中原,蛇斗郑国门”等句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混乱景象。 接着通过妫蜼子的一系列想法和行动,塑造了他高洁的形象。他在乱世中拒绝媚俗凌尊,一心钻研学问、潜心创作,其作品“言高气醇温”“质耀金石,芳吐兰荪”,体现出极高的才情和气质。 之后讲述了他应朝廷征召,参与编书,因才华而受重视获赏赐,最后又归乡奉亲,自称“山泽之臞民” ,这一系列情节既反映出他的才华被认可,也突出他不贪恋富贵、淡薄名利的品格。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想要与妫蜼子结为知己的愿望,并共同祝愿天子与天下太平,升华了诗歌主题,使诗歌不仅是对妫蜼子个人命运的描写,更包含了对国家太平、百姓安乐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气势宏大,文风典雅,用典丰富,通过描写一个人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