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次李古砚韵

· 区越
世味投闲自解颐,橘林瓜圃信吾之。 诗来古砚经频涤,雨歇荷衣及早披。 岂为习池多逸兴,亦知莲社有幽期。 新蝉未觉繁双耳,喜信凉飙步履迟。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投闲:置身于闲暇之中。
  • 解颐:开颜欢笑。
  • 信吾之:确实属于我。
  • 古砚:古代的砚台。
  • 频涤:频繁地清洗。
  • 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这里指荷叶。
  • 习池:指习家池,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
  • 莲社:佛教中的莲社,这里指清静的修行之地。
  • 幽期:秘密的约定或幽静的时光。
  • 新蝉:初秋的蝉。
  • 繁双耳:指蝉声繁多,充斥双耳。
  • 凉飙:凉风。
  • 步履迟:行走缓慢,形容悠闲。

翻译

将世俗的滋味置于闲暇之中,自然会感到愉悦,橘林和瓜圃确实属于我。古砚经过频繁清洗,诗意盎然;雨停后,及时披上荷叶衣。并非只是因为习家池的雅集激起了超脱的兴致,也知道莲社有幽静的时光。初秋的蝉声还未让双耳感到繁杂,欣喜地感受到凉风缓缓而来,行走也变得悠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初秋时节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世味投闲自解颐”一句,即表达了诗人将世俗的烦恼抛诸脑后,享受闲暇生活的愉悦心情。后文通过对橘林、瓜圃、古砚、荷衣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新蝉和凉风为引,传达出诗人对初秋时节的喜爱和对悠闲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