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杭僧清涌

· 区越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 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 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í):赠送。
  • 沧江:泛指江水。
  • 淼淼(miǎo miǎo):形容水势浩大。
  • 燕颔虎头:形容人的相貌威武。
  • 孤云野鹤:比喻隐士或无拘无束的人。
  • 长揖(cháng yī):古代的一种礼节,深深地鞠躬。
  • 苕溪(tiáo xī):地名,位于浙江省。
  • 水头:水的源头。

翻译

山水之间苍茫一片,万千沟壑已是秋意浓。江水浩渺,一叶归舟缓缓行。梦醒时分,烟雾缭绕的月色中,天日难辨。游历遍了公卿贵族,离开了帝王的州城。相貌威武,如同燕颔虎头,自有其相。孤云野鹤,本就是同道中人。山中的僧人深深鞠躬,告别苕溪而去,他日再来寻找,只在水之源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水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山水苍苍万壑秋”一句,即展现了深秋时节山水的苍茫与寂寥,而“沧江淼淼一归舟”则通过江水的浩渺和归舟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后句中的“梦回烟月无天日”与“游遍公卿出帝州”形成对比,前者描绘了梦境中的迷茫,后者则反映了现实中的游历与离别。最后两句以“燕颔虎头”和“孤云野鹤”自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不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切向往。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