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歌

· 陆深
龙江东来万里道,遥接瀛洲与蓬岛。 三江有水剪不断,五湖无波净于扫。 龙江先生江上生,德器文章俱老成。 胸吞云梦已八九,量比汪陂无浊清。 登科弱冠人如贾,辞源倒挽银河泻。 砥柱中流力有馀,扶摇九万风斯下。 掖垣谏草避人焚,宪节西持往校文。 多少鱼龙随变化,一天星斗浸寒云。 云间自爱归来早,莼菜鲈鱼旧盟好。 閒看秋影澄道心,坐见红尘扬碧草。 碧草红尘阅岁年,宣尼当日正知天。 终同渭水非熊兆,会起浮空万斛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蓬岛:即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 三江:泛指多条江河。
  • 五湖:泛指多个湖泊。
  • 云梦:古代大泽名,在今湖北省境内,比喻胸怀广阔。
  • 汪陂:深广的水面,比喻胸怀宽广。
  • 登科:科举考试中进士。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辞源:文辞的源泉,指文才丰富。
  • 银河泻:比喻文辞流畅如银河倾泻。
  • 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人。
  • 扶摇:盘旋而上,比喻仕途升迁迅速。
  • 掖垣:宫墙,借指朝廷。
  • 谏草:上书给皇帝的奏章草稿。
  • 宪节: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持的符节。
  • 校文:校对文字,这里指主持科举考试。
  • 鱼龙:比喻变化多端的事物。
  • 莼菜鲈鱼:指江南的美味,也用来比喻归隐生活。
  • 红尘:尘世,繁华世界。
  • 碧草:青草,比喻清静之地。
  • 宣尼: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
  • 渭水非熊兆:指姜太公钓鱼,周文王梦见非熊,后得姜太公辅佐的典故。
  • 浮空万斛船:形容船只巨大,能载重万斛。

翻译

龙江向东流去,万里长道,远接传说中的仙山瀛洲与蓬莱。多条江河的水流剪不断,多个湖泊的水面比扫过的还要干净。龙江先生在江上出生,品德和文章都已老成。胸怀广阔,已能容纳云梦泽的八九分,胸怀宽广,比深广的水面还要清澈。二十岁就考中进士,文才丰富,文辞流畅如银河倾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仕途升迁迅速。在朝廷上,上书给皇帝的奏章草稿都避人焚烧,手持符节西行主持科举考试。众多变化多端的事物随之变化,一天的星斗沉浸在寒冷的云中。自爱归来早,享受江南的美味,归隐生活的旧盟好。闲看秋影,澄澈道心,坐看繁华世界扬起青草。青草与繁华世界经历岁月,孔子当日正是知天命。终将与渭水非熊兆不同,会兴起浮空载重万斛的大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龙江的壮阔景象,并通过龙江先生的形象,展现了其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云梦”、“汪陂”、“银河泻”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龙江先生的才华和志向。后半部分通过对比红尘与碧草,表达了归隐之志,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