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二首

· 高启
落日登高望帝畿,龙蟠山下见龙飞。 云霄双阙开黄道,烟树三宫接翠微。 沙苑马闲秋猎罢,天街车斗晚朝归。 明朝欲献升平颂,还逐仙班入琐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畿(jī):指帝王的都城。
  • 龙蟠山:山名,象征着帝都的雄伟。
  • 黄道:天文学术语,这里比喻皇宫的辉煌。
  • 三宫:指皇宫中的主要宫殿。
  • 翠微:山色青翠的样子,这里指宫殿周围的自然景色。
  • 沙苑:皇家园林,常用于狩猎。
  • 天街:指京城中的主要街道。
  • 琐闱(suǒ wéi):指皇宫的内门,这里代指皇宫。

翻译

夕阳西下,我登上高处远望帝都,只见龙蟠山下仿佛有龙在飞翔。 云霄之中,两座宫阙敞开在黄道上,烟雾缭绕的树木连接着三宫与翠微山色。 沙苑中马儿悠闲,秋猎已经结束,天街上的车辆争斗,晚朝归来。 明天我想要献上升平颂歌,还要随着仙班进入那皇宫的内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高启在傍晚时分登上南冈,远望都城宫阙的壮丽景象。诗中,“龙蟠山下见龙飞”运用了象征手法,以龙飞之景暗喻帝都的繁荣昌盛。后文通过对宫阙、自然景色以及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皇城的辉煌与宁静。结尾表达了对国家升平的赞美及对皇宫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皇权的尊崇。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