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荥阳公行边

· 高启
风卷双旌雪覆鞯,远骑白马出行边。 兵驰空壁三千帜,客宴高堂十万钱。 屏里旧图鱼复阵,灯前新注《豹韬篇》。 功成他日论诸将,只有荀郎最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荥阳公:指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姓荥阳的贵族或官员。
  • (jiān):马鞍下的垫子。
  • 空壁:空荡的营垒。
  • 鱼复阵:古代的一种阵法。
  • 豹韬篇:古代兵书《六韬》中的一篇。
  • 荀郎:指荀彧,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年轻有为著称。

翻译

风卷起双旌,雪覆盖了马鞍垫,他骑着白马远行边疆。 军营空荡,旗帜三千,客人在高堂上宴饮花费十万钱。 屏风里藏着旧时的鱼复阵图,灯前新注释了《豹韬篇》。 他日功成,论及诸将,只有荀郎最为年轻英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轻将领出征边疆的场景,通过“风卷双旌雪覆鞯”和“远骑白马出行边”等句,生动展现了出征的艰辛与英勇。诗中“兵驰空壁三千帜”和“客宴高堂十万钱”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显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则描绘了将领的豪迈与慷慨。结尾处以“荀郎”自比,表达了对年轻将领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功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的颂扬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