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心赏夙期未遂闻有登眺者忽欲乘兴幽寻殆不觉其衰老也赋此

· 区越
再上高台不等閒,好山应待好人看。 霏霏烟雨仙茅长,落落岩崖白鹤还。 禅榻有斋供玉板,青山无恙对苍颜。 遨游莫挟飞仙去,四百峰峦非远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圭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座山峰。
  • 心赏:心中赞赏,喜爱。
  • 夙期:早有的愿望。
  • 未遂:未能实现。
  • 登眺:登高远望。
  • 乘兴:趁着兴致。
  • 幽寻:寻幽探胜,寻找幽静的美景。
  • :几乎,差不多。
  • 霏霏:形容烟雨细密。
  • 仙茅: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山中的植物茂盛。
  • 落落:形容山崖高耸。
  • 禅榻:禅床,指僧人的床榻。
  • 斋供:供奉给僧人的素食。
  • 玉板:可能是指供奉的食品,也可能是指僧人用的木鱼。
  • 无恙:安然无恙,没有受到损伤。
  • 苍颜:苍老的面容。
  • 遨游:漫游,游历。
  • 飞仙:传说中能飞行的仙人。
  • 四百峰峦:形容山峰众多。

翻译

再次登上高台,不觉得这是件轻松的事,美好的山景正等待着欣赏它的人。细雨蒙蒙中,仙茅草长得茂盛,高耸的山崖上,白鹤归巢。禅床上有供奉的素食和玉板,青山依旧,面对着苍老的面容。在游历时不要带着飞仙离去,因为四百座山峰并不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衰老的淡然态度。诗中,“再上高台”展现了诗人不畏衰老,依然热爱登高望远的豪情。“好山应待好人看”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后几句通过对烟雨、仙茅、白鹤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氛围。最后,诗人以“四百峰峦非远山”作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不舍之情。

区越

区越,参校广州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四年刻《乡贤区西屏集》(简称万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简称民国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