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挥毫:挥动毛笔写字或作画。
- 尚论:推崇讨论。
- 野雀:野生的鸟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辩:辨别。
- 十联:指诗文中的一组对仗。
- 石鼎: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石制器具。
- 青钱:古代的一种货币,也比喻有才能的人。
- 耸瘦肩:形容诗人瘦削的肩膀,这里指诗人自己。
翻译
面对客人挥动毛笔,轻易就能写出百篇佳作,现在的人们推崇讨论古人中谁更贤能。那些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珍贵的玉璧,口渴时饮清澈的江水又怎能辨别出是哪里的泉水。文才高的人忌讳在诗文中使用过多的对仗,但时机一到,他的作品就能在万众中脱颖而出,如同选中的青钱。我还担忧着这三十年来发生的事情,只能与闲暇时一起吟诗,耸起我瘦削的肩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坛现状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诗中,“对客挥毫易百篇”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而“今人尚论古谁贤”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热衷于讨论古人的现象。通过“野雀”与“璧”、“清江”与“泉”的对比,诗人批评了那些见识短浅、不识真才的人。后两句则通过“石鼎”与“青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才的自信和对时运的期待。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