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有怀

越井荒榛晏禊期,呼鸾人逖涨江湄。 杜韦曲暗龙媒袅,王谢门更燕子疑。 新水藕塘烟漠漠,断云兰泽雨丝丝。 采芝歌罢东园老,迟眺云山怅黍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井:古地名,在今广东省。
  • 荒榛:荒芜的丛林。
  • 晏禊期: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活动。
  • 呼鸾:召唤凤凰,比喻美好的事物。
  • 人逖:人迹罕至。
  • 涨江湄:江边水位上涨。
  • 杜韦曲: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 龙媒:指骏马。
  •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 王谢门: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家族,代指高门大族。
  • 燕子疑:燕子似乎在疑惑。
  • 新水:春天新涨的水。
  • 藕塘:种植莲藕的池塘。
  • 烟漠漠:烟雾弥漫的样子。
  • 断云:断续的云。
  • 兰泽:长满兰草的沼泽地。
  • 雨丝丝:细雨绵绵。
  • 采芝歌:古代隐士采芝时所唱的歌。
  • 东园老:指东园的老人,可能是隐士。
  • 迟眺:远望。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
  • 怅黍离:因离别而感到惆怅。

翻译

春天的末尾,越井的荒芜丛林中,晏禊的时节已过,呼唤凤凰的美好事物已远去,江边水位上涨,人迹罕至。杜韦曲的暗处,骏马轻轻摆动,王谢家的高门大族,燕子似乎在疑惑。春天新涨的水在藕塘中弥漫着烟雾,断续的云和兰泽的细雨绵绵。采芝歌结束后,东园的老人远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因离别而感到惆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暮时节的景象,通过荒榛、涨江、暗曲、烟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中“呼鸾人逖”、“龙媒袅”、“燕子疑”等词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结尾的“怅黍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之情,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