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

自此东西洞,无烦割紫云。 青花虽复尔,绿髓不如君。 久握成温玉,轻研许翠裙。 蕉间天一尺,日夕吐氤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端砚:一种砚台,以绿色石材制成,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 严藕渔:人名,指严绳孙,字藕渔,清代文人。
  • 宫允:官职名,指翰林院侍读学士。
  • 青花:指砚台上的青色花纹。
  • 绿髓:比喻砚台的绿色质地。
  • 温玉:比喻砚台手感温润如玉。
  • 翠裙:比喻砚台的绿色边缘。
  • 蕉间天一尺:形容砚台的形状或大小,如同蕉叶间的一尺天空。
  • 氤氲:(yīn yūn) 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翻译

从此以后,东西洞的砚台,无需再割取紫色的云石。 青色的花纹虽然依旧,但绿色的质地却不如你。 长久握持,感觉如同温润的玉石,轻轻研磨,仿佛翠绿的裙边。 砚台的形状,如同蕉叶间的一尺天空,日日夜夜,烟雾缭绕。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绿端砚的独特之美。诗人通过对比青花与绿髓,突出了绿端砚的珍贵与独特。诗中“久握成温玉,轻研许翠裙”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手感和外观,给人以美的享受。结尾的“蕉间天一尺,日夕吐氤氲”则赋予了砚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它不仅是文房四宝之一,更是文人墨客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绿端砚的深厚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