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枫叶外,秋逐一声来。 是日兼鸿雁,含风到越台。 浮云时踯躅,落月亦徘徊。 啸父知君是,相留傍酒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啸父: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是某位高人。
  • :靠近。

翻译

在枫叶沙沙作响的林外,秋意随着一声蝉鸣而来。 这一天,鸿雁也带来了秋风,吹到了越台。 浮云在空中徘徊不前,落月也似乎在留恋不去。 我知道你是那传说中的仙人,邀请你靠近酒杯,一同留连。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蝉鸣、枫叶、鸿雁、秋风等元素,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诗中“萧萧枫叶外,秋逐一声来”巧妙地将蝉鸣与秋意相结合,表达了秋天的到来。后文通过浮云和落月的徘徊,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最后两句以“啸父”自喻,邀请仙人共饮,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