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舂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感怀:感慨时事,抒发个人情感。
- 从军旅:参军,加入军队。
- 其如:怎奈,无奈。
- 白发人:指年老的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家中的长辈。
- 委弟:托付给弟弟。
- 无策:没有办法。
- 娱亲:使父母快乐。
- 作士:指读书人。
- 诗书贱:指读书人的地位低下。
- 为农:务农。
- 陇亩贫:指务农生活贫困。
- 七尺:指成年男子的身躯,这里代指自己。
- 玉关:即玉门关,古代边关,这里泛指边疆。
- 尘:尘土,这里指战死沙场,化为尘土。
翻译
我曾多次想要参军,怎奈已是白发之人。 有家难以托付给弟弟,没有好的办法让父母快乐。 作为读书人,诗书地位低下,务农生活又贫困。 最终,我将这七尺之躯,化作边疆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屈大均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家国的忧虑。诗中,“白发人”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年老,而“有家难委弟,无策可娱亲”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家庭责任的沉重感。后两句“作士诗书贱,为农陇亩贫”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读书人和农民都处于困境。最后,“终然将七尺,去作玉关尘”抒发了作者为国家献身的决心,即使化为尘土也在所不惜,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