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至别业五首

· 宗臣
驱车出郭门,远望陌与阡。 四顾以彷徨,我马忽不前。 别家仅俯仰,所历何推迁。 高台或为池,崇冈或为田。 墟里千百家,萧条无人烟。 壮者日以衰,老者长相捐。 纷纷少年子,白马鸣华鞭。 旦夕成老丑,短褐不被肩。 昔者人所钦,今者太可怜。 见之感我心,泪下如流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陌与阡:田间的小路,东西方向的叫“陌”,南北方向的叫“阡”。
  • 彷徨:徘徊,犹豫不决。
  • 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 推迁:变迁,变化。
  • 墟里:村落,村庄。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无人烟。
  • :抛弃,舍弃。
  • 华鞭:装饰华丽的鞭子。
  • 旦夕:早晚,比喻时间短暂。
  • 老丑:年老而丑陋。
  • 被肩:覆盖肩膀,指衣服破旧。
  • :尊敬,敬重。
  • 可怜:值得同情。

翻译

我驱车出了城门,远望田间的小路。四处张望,犹豫不决,我的马突然不肯前行。离家只是短暂的时间,所经历的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台可能变成了池塘,崇高的山冈可能变成了田地。村落里有成百上千户人家,却凄凉得没有一丝人烟。壮年人日渐衰老,老人相继离世。那些纷纷扰扰的年轻人,骑着白马,挥舞着华丽的鞭子。转眼间,他们就变成了老丑,破旧的衣服连肩膀都遮不住。昔日人们所尊敬的,如今却太值得同情了。看到这些,我心中感慨,泪水如泉水般流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驱车出城,目睹家乡变迁的悲凉景象。诗中通过对高台变池、山冈变田、村落无人烟等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人的情感由彷徨、感慨到泪下如泉,表达了对家乡变迁和人生老去的深切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宗臣

宗臣

明扬州府兴化人,字子相,号方城。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工文章,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