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尉台下作

赵尉台前草,空馀狐兔骄。 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 牛黍秋初熟,蝉枝晚未凋。 自怜英霸诺,寂寞在东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尉台: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与赵尉(古代官职名)有关。
  • 朔骑:指北方的骑兵,这里可能指北方的军队。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南方政权,如宋、齐、梁、陈等。
  • 牛黍:指成熟的谷物,特指秋天的收获。
  • 蝉枝:指蝉所栖息的树枝,这里象征夏秋之交。
  • 东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东方的山林。

翻译

赵尉台前的草地上,只剩下狐狸和野兔的傲慢。 三年来,北方的骑兵在此屯驻,一个月内,这里成了南朝的领土。 秋初的谷物已经成熟,蝉所栖息的树枝还未凋落。 我自怜有着英雄霸气的承诺,却在东樵的山林中感到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尉台前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三年屯朔骑,一月作南朝”反映了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动荡时代背景。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