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天上惟今夜,欢娱世所知。 终年隔河汉,未夕罢机丝。 雨湿愁乌鹊,云晴见翠旗。 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汉:银河。
  • 未夕:天未黑。
  • 机丝:织布机上的丝线,这里指织女停止织布。
  • 乌鹊:乌鸦和喜鹊,传说中七夕夜乌鹊会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 翠旗:翠绿色的旗帜,这里可能指云彩。
  • 穿针:七夕习俗,女子穿针乞巧。

翻译

在天上,只有今夜是特别的,世人都知晓这份欢愉。 牛郎织女终年隔着银河相望,天未黑时织女便停下了织布。 雨水打湿了,让人忧愁的乌鸦和喜鹊, 云彩晴朗时,仿佛能看到翠绿的旗帜。 家中的女儿们正在穿针乞巧, 我怅然地望着,等待着桥上那一刻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隔河汉”、“罢机丝”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情。诗中“雨湿愁乌鹊”一句,既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又隐喻了人们对于牛郎织女相会的期盼与忧愁。结尾的“穿针有儿女,怅望过桥时”则展现了普通人家中儿女们的七夕习俗,以及诗人对于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情寄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