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纳甲图

· 方回
朝有读书客,过我携酒壶。 问我参同契,汝亦尝读诸。 虞翻纳甲法,即是先天图。 伯阳窃其秘,静夜观蟾蜍。 初八二十三,艮兑丙丁殊。 上弦进火候,下弦退阴符。 望盈仰乾盖,晦灭俯坤舆。 震巽庚辛对,坎离戊己俱。 朔旦之日中,交媾水火炉。 彭晓彼何人,哓哓争鲁鱼。 可惜非易学,欲飞血肉躯。 借易弄丹术,邹欣曷不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同契:古代道家炼丹术的重要著作,全称《周易参同契》,作者为东汉时期的魏伯阳。
  • 虞翻:三国时期吴国的学者,精通易学。
  • 纳甲法:一种古代的占卜方法,通过将天干地支纳入八卦之中进行预测。
  • 先天图:即《周易》中的先天八卦图,代表宇宙的原始状态。
  • 伯阳:即魏伯阳,东汉时期的道家学者,著有《周易参同契》。
  • 蟾蜍:古代传说中的月宫生物,常用来象征月亮。
  • 初八二十三:指农历每月初八和二十三,分别对应上弦月和下弦月。
  • 艮兑丙丁殊:艮兑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丙丁是天干,这里指特定的天干地支组合。
  • 上弦进火候:上弦月时进行炼丹的火候控制。
  • 下弦退阴符:下弦月时进行炼丹的阴符调整。
  • 望盈仰乾盖:望月时月亮圆满,如天空的盖子。
  • 晦灭俯坤舆:晦月时月亮看不见,如地面的车舆。
  • 震巽庚辛对:震巽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庚辛是天干,这里指特定的天干地支组合。
  • 坎离戊己俱:坎离是八卦中的两个卦象,戊己是天干,这里指特定的天干地支组合。
  • 交媾水火炉:指炼丹时水火相交的过程。
  • 彭晓:可能是指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人物,也与炼丹有关。
  • 哓哓争鲁鱼:形容争论不休,如同鲁鱼亥豕之误。
  • 邹欣:可能是指邹衍,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者,与炼丹有关。

翻译

早晨有位爱读书的客人,带着酒壶来拜访我。他问我是否了解《参同契》,并询问我是否读过相关的书籍。他提到了虞翻的纳甲法,实际上就是先天八卦图。伯阳(魏伯阳)偷学了其中的秘密,在静夜中观察月亮(蟾蜍)。每月的初八和二十三,艮兑与丙丁有特殊的对应关系。上弦月时进行炼丹的火候控制,下弦月时则调整阴符。望月时月亮圆满,如天空的盖子;晦月时月亮看不见,如地面的车舆。震巽与庚辛相对,坎离与戊己并列。朔日的中午,水火在炼丹炉中交融。彭晓(彭祖)那样的人物,为何还要争论不休,如同鲁鱼亥豕之误。可惜这不是易学的真谛,而是想要通过炼丹术来延长生命。邹欣(邹衍)为何不对此进行批判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古代炼丹术与易学的关系。诗人通过描述虞翻的纳甲法和伯阳的观察,展示了炼丹术中对天文现象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各种天干地支和八卦的对应关系,反映了古代炼丹术的复杂性和神秘性。最后,诗人对那些争论不休、追求长生不老的人表示了批评,认为他们误解了易学的真谛,过于沉迷于炼丹术的幻想。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深刻理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