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陵

· 王冕
泥马南飞王气消,大梁昌运委蓬蒿。 两宫旒冕沈沙漠,三国旌旗接羽毛。 卫下将军尚颇牧,关中丞相失萧曹。 东南多有青松树,争奈春风种不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陵: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
  • 泥马南飞:指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南宋朝廷南迁的历史事件。
  • 王气消:指宋朝的国运衰落。
  •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此处指宋朝的都城。
  • 昌运委蓬蒿:昌盛的国运已经衰败,如同荒草。
  • 两宫旒冕沈沙漠:指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囚禁在北方沙漠之地。
  • 三国旌旗接羽毛:指宋、金、蒙古三国的战旗交错,战争频繁。
  • 卫下将军尚颇牧:指当时宋朝的将领虽然有才能,但已无法挽回败局。
  • 关中丞相失萧曹:指宋朝的丞相失去了像萧何、曹参那样的治国之才。
  • 青松树:比喻有才能的人。
  • 争奈春风种不牢:比喻虽然有才能的人,但在动荡的时代中难以稳固立足。

翻译

泥马南飞,宋朝的王气已消,大梁的昌盛国运已委身于荒草之中。 两宫的皇帝被囚禁在北方的沙漠,三国的战旗在战场上交错飞扬。 宋朝的将领虽有才能,但已无法挽救败局,丞相也失去了治国之才。 东南地区虽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但在这动荡的时代中,他们难以稳固立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宋朝的衰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代动荡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如“泥马南飞”、“青松树”等,形象地展现了宋朝的衰落和人才的困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无奈。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