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首
注释
- 朔风:北风。
- 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
- 冻云:严冬的阴云。
-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 混色界:指杂乱无章的世界。
- 广平:地名,这里可能指广阔的平原。
- 罗浮山:山名,位于广东省。
- 蘼芜:一种植物,这里形容荒凉。
- 玛瑙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荒凉之地。
- 荆棘雨:形容环境恶劣。
- 咨嗟:叹息。
- 髑髅:死人的头骨。
- 皮蒙茸:形容荒凉破败。
- 岩阿:山岩的曲折处。
- 推篷:推开船篷。
- 冻痕:冰冻的痕迹。
- 五更:古代计时,一夜分为五更。
- 藓色:苔藓的颜色。
- 孤山处士:指隐居在孤山的人。
- 罗浮仙人:指传说中罗浮山的仙人。
- 酒兴阑:酒兴消退。
- 天荒地老:形容时间极长,天地都显得荒凉老去。
- 襟期:抱负,志向。
- 眵:眼屎。
- 搔堕:抓落。
- 白月:指明亮的月光。
- 羌管:古代羌族的乐器,这里指羌笛声。
- 陈元龙:人名,具体不详。
- 玻瓈红:指美酒。
- 拍拍:形容声音响亮。
- 铁石心肠:形容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翻译
北风猛烈地吹打着隐士的茅庐,严冬的阴云遮挡了月亮,天空显得模糊不清。无名的草木在这混沌的世界中生长,广阔的平原上,人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梅花在荒凉中似乎失去了主人,美好的春天却无法到达江南的土地。罗浮山下,蘼芜烟雾弥漫,玛瑙坡前,荆棘雨落。
相遇时可惜年少的人多,争相欣赏桃杏,夸耀豪奢。我这老者欲言又止,对着梅花独自坐着,长长地叹息。
昨夜天寒,孤月昏暗,芦叶被风吹得无法卷起。死人的头骨在梦中显得荒凉破败,黄沙万里,毫无生机。
我这老者自在地归隐山岩,自己锄雪种梅花。兴致高涨时拍手长啸唱歌,不问世上的官职如麻。
稀疏的枝条错落有致,花朵灿烂,正像在溪上推开船篷所见。冰冻的痕迹未被五更的霜侵蚀,苔藓的颜色依旧留在百年的树干上。
孤山上的隐士诗意寒冷,罗浮山的仙人酒兴已尽。天荒地老,行路艰难,谁来传递春天的色彩到人间?
你看不到江南的美景已不如往昔,大谷长林都变成了荆棘。在寒冷的季节里,何处谈论抱负,只能对着云山空自叹息。
东楼的女儿唱着《白苧》歌,西楼的美酒唤作杏花。即使有高洁的人喜爱踏雪,又有谁肯来这山家?
我这老者习惯了清苦,写梅种梅无数。霜清月白的夜晚更长,每次都是狂歌不归。
如今我已潦倒,霜鬓垂垂,世情复杂都已忘却。读书写字时眼屎多,断白搔堕,随着花飞。
转眼江南已隔尘土,明亮的月光下双鹤舞动。一声羌笛声过南楼,即使铁石心肠也感到凄楚。
如何能唤起陈元龙,长船满载美酒。浩歌拍拍随着春风,大醉惊倒江南的老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与作者内心的清高和孤独相呼应。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元代士人特有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