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翟仲谋潦倒场屋今复见之所异于昔者苍颜白发耳适以诗陈情辄次其韵因以勉之

· 王寂
忆昔妙年仝射策,今谁存者苦无多。 酆城久矣埋长剑,陶壁依然挂短梭。 铅椠功夫真戏耳,齑盐活计奈贫何。 鹏图九万平生事,老翮青云尚可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翟仲谋:人名,诗中的故人。
  • 潦倒场屋:形容处境困顿,不得志。
  • 仝射策:一同参加科举考试。
  • 酆城: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埋没人才的地方。
  • 埋长剑: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
  • 陶壁:陶制的墙壁,这里可能指简陋的居所。
  • 挂短梭:比喻生活贫困,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
  •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学问或文墨之事。
  • 齑盐:指简单的饮食,比喻生活清苦。
  • 活计:生计,工作。
  • 奈贫何:如何对付贫穷。
  • 鹏图:比喻宏伟的计划或抱负。
  • 九万:指极高的志向,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九万里。
  • 老翮:老翅膀,比喻年老但仍有志向。
  •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或高尚的志向。

翻译

回忆起年轻时我们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现在还活着的人已经不多了。在酆城,长剑久已被埋没,而在简陋的陶壁上,依然挂着短梭。学问和文墨之事不过是游戏罢了,面对清苦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是好?宏伟的抱负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即使年老,我们的志向仍可触及青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翟仲谋的怀念以及对其境遇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展现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哀愁。同时,诗人以“埋长剑”、“挂短梭”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故人潦倒的现状。最后,诗人鼓励故人不要放弃,即使年老,依然可以追求高远的志向,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理想的坚持。

王寂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