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风柳忘牛图

· 王寂
溪风淅淅柳丝柔,柳下蛮童钓晚洲。 老牯安行无寸草,游鯈饱食弄沈钩。 连羁治马真成虐,挟策寻羊未足优。 何似人牛俱不见,短蓑高挂树枝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跋风柳忘牛图:这是一幅画作的名称,跋风柳指的是风中摇曳的柳树,忘牛图则暗示了牛已经走失,无人照看的情景。
  • 淅淅:形容风声细小而连续。
  • 蛮童:指边远地区的孩童。
  • 老牯:老牛。
  • 游鯈:游动的鱼。
  • 沈钩:沉在水底的鱼钩。
  • 连羁:连在一起的马缰绳,这里指马被束缚。
  • 挟策:手持鞭子。
  • 寻羊:寻找走失的羊。
  • 短蓑:短小的蓑衣,用来防雨。

翻译

溪边的风轻轻吹过,柳丝柔软地摇曳,柳树下,边远地区的孩童在傍晚的洲头钓鱼。老牛安然行走,四周连一根草都没有,游动的鱼儿吃饱了,还在玩弄着沉在水底的鱼钩。马儿被连在一起的缰绳束缚,真是太残酷了,手持鞭子寻找走失的羊,也未见得是件好事。何不让人和牛都消失不见,短蓑衣高高挂在树枝上,一切都归于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溪风淅淅柳丝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而“老牯安行无寸草”则进一步以老牛的自在行走,象征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何似人牛俱不见,短蓑高挂树枝头”则通过对比人牛消失后的宁静,强调了作者对世俗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元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王寂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