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

· 王恽
迎谒次妫野,将为旦夕间。 尚馀百里远,却得三日闲。 追陪玉堂翁,清游指仙山。 穷秋草木尽,诸峰惨无颜。 两崖蓄馀暖,岩树如春妍。 洞口疑有光,望中已欣然。 始至觉夷旷,稍深更幽宽。 山英喜客来,夜雨濯翠鬟。 层峦与叠巘,供我拄笏看。 云封石上钵,玉漱山腰泉。 灌溉滋树艺,一脉穷湾环。 西台颇峻绝,两折跻其巅。 诗翁见精健,登顿不作难。 䃲礴凛莫留,松风吹袂寒。 降阿集晴疏,高谈渺孤攀。 山荒苦无称,似待新诗传。 诸君垂橐来,稛载风烟还。 因公得胜赏,此诗其可缓。 但恐云霞举,暮景去犹悭。 我非桓野王,今识东山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迎谒(yíng yè):迎接并拜见。
  • 旦夕间:短时间内。
  • 追陪:追随陪伴。
  • 玉堂翁:对文人的尊称。
  • 穷秋:深秋。
  • 惨无颜:形容景色凄凉。
  • 夷旷:平坦开阔。
  • 山英:山中的精灵。
  • 濯翠鬟(zhuó cuì huán):清洗绿色的发髻,比喻山景清新。
  • 层峦叠巘(céng luán dié yǎn):连绵不断的山峰。
  • 拄笏看(zhǔ hù kàn):比喻悠闲地观赏。
  • 䃲礴(pán bó):形容山势雄伟。
  • 松风吹袂寒:松树间的风吹动衣袖,感到寒冷。
  • 降阿(jiàng ē):从高处下来。
  • 晴疏:晴朗而稀疏。
  • 稛载(kǔn zǎi):满载。
  • 风烟:风景。
  • 桓野王:古代隐士,此处指隐居。
  • 东山安:指隐居之地。

翻译

迎接并拜见在妫川的野地,本以为只需短暂停留。然而还有百里之遥,却意外获得了三日的闲暇。追随陪伴着文人,清雅地游览仙山。深秋时节,草木凋零,群山显得凄凉无色。两边的山崖还保留着余温,岩壁上的树木如同春日般妍丽。洞口似乎透出光芒,望去已令人心生欢喜。初到时感觉平坦开阔,深入后更是幽静宽广。山中的精灵欢喜客人的到来,夜雨洗净了翠绿的山景。连绵不断的山峰,供我悠闲地观赏。云雾封住了石上的钵,玉泉从山腰流过。灌溉滋养着树木,一脉相承环绕山谷。西台颇为险峻,两折之后登上巅峰。文人显得精力充沛,攀登并不困难。山势雄伟,令人不敢久留,松风中衣袖感到寒冷。从高处下来,晴朗的天空下,高谈阔论,孤独地攀登。山中荒凉,似乎在等待新诗的传颂。诸位满载风景而归。因为你的到来,这次游览得以胜赏,这首诗岂能迟缓。只怕云霞升起,暮色降临,时光匆匆。我不是隐士,但今朝认识了东山的安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游历仙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和清幽氛围。诗中,“山英喜客来,夜雨濯翠鬟”等句,生动地表达了山中精灵对游客的欢迎,以及夜雨洗涤山色的清新景象。后文通过对山景的深入描写,如“层峦与叠巘,供我拄笏看”,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和观赏的悠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