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 王冕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后地:指大地。
  • 虚雷:指雷声,但这里用来形容雷声的空洞无力。
  • 天惊:形容雨势之大,仿佛天空都被惊动。
  • 漏秋雨:形容秋雨连绵不断,如同天空漏了一般。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曾炼石补天。
  • :裂缝,这里指天空的裂缝。
  • 碌碌:平庸无能的样子。

翻译

大地回响着空洞的雷声,天空仿佛被惊动,秋雨连绵不断,如同天空漏了一般。女娲女神早已逝去,天空的裂缝又有谁能来修补呢?世间读书人众多,但大多平庸无能,数不胜数。古人的心与今人的心相比,今人实在不如古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人心变化的感慨。诗中“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秋雨的浩大,暗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则借用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现实世界无人能够修补社会裂痕的忧虑。最后两句“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直接批判了当时读书人的平庸无能,并对比古人,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质的怀念和对现实人心的失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