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完哲清卿参政其婿某近卒

· 王逢
大参久别况何如,萼绿花开雁又过。 卖剑买牛时可得,据鞍上马老无多。 鱼随春信登先豆,鸷匿寒形在旧罗。 孰料周郎美甥馆,一床鸳绣拆孀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参:对高级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完哲清卿参政。
  • 萼绿:指花萼呈绿色,这里形容春天的花朵。
  • 卖剑买牛:比喻放弃战争,过上和平的农耕生活。
  • 据鞍上马:形容准备出征或行动的样子。
  • 鱼随春信:指春天的到来,鱼儿随着春天的信息活跃起来。
  • 鸷匿寒形:鸷鸟在寒冷中隐藏起来。
  • 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这里借指完哲清卿参政的女婿。
  • 美甥馆:指女婿的住所,这里暗指女婿去世。
  • 一床鸳绣:指绣有鸳鸯的床帐,象征夫妻恩爱。
  • 拆孀娥:指寡妇,这里指女婿去世后,其妻成为寡妇。

翻译

大参啊,久别之后你的近况如何?春天的花朵已经盛开,大雁也已飞过。或许你已放弃战争,过上了农耕生活,但年老体衰,还能有多少次骑马上阵的机会呢?鱼儿随着春天的信息活跃起来,而鸷鸟却在寒冷中隐藏。谁能想到,周瑜般的女婿竟已离世,留下一床绣有鸳鸯的床帐,如今却成了寡妇的哀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久别友人的关切和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萼绿花开”、“卖剑买牛”等,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老去的无奈。结尾处对女婿去世的哀悼,更是增添了诗作的悲凉色彩,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