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猗兰:指兰花,猗是形容词,意为美好。
- 纫:缝纫,这里指装饰。
- 肯羡:岂肯羡慕。
- 大羽人:指穿着华丽、佩带大羽饰的人,比喻富贵显赫。
翻译
老子我今年忽然不再贫穷,价值如玉的佩饰上装饰着兰花。 即使只有一枝半朵悬挂在衣带上,也不羡慕那些腰间佩带大羽饰的富贵之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富贵的淡泊。诗中,“老子今年忽不贫”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现状的满足,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后两句通过对“一枝半朵”兰花的珍视,与对“大羽人”的淡然态度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视,而非外在的物质炫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闻汪昌宗讣 》 —— [ 元 ] 方回
- 《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龙寺僧惠璋入石诗装为一轴求士大夫赞颂紫阳山下方回之先人字元章嘉定甲戌与晦静先生同年为下偈言而不及此意可乎仲材能作祇夜回作伽佗可也 》 —— [ 元 ] 方回
- 《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 》 —— [ 元 ] 方回
- 《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 》 —— [ 元 ] 方回
- 《 呈吕使君二首 》 —— [ 元 ] 方回
- 《 寿昌郑生入天目山礼僧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