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独孤使君

出树倚朱阑,吹铙引上官。 老农持锸拜,时稼捲帘看。 水对登龙净,山当建隼寒。 夕阳湖草动,秋色渚田宽。 渤海人无事,荆州客独安。 谢公何足比,来往石门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áo):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铃,无舌,有柄,敲击发声。
  • (chā):古代的一种农具,类似锹。
  • :庄稼,农作物。
  •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渤海: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东部。
  • 荆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中部。
  • 谢公: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
  • 石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险峻的山门。

翻译

树旁倚着红色的栏杆,吹响铙乐迎接上级官员。 老农手持锹具行礼,适时卷起帘子观看庄稼。 水边登龙台显得洁净,山对面的建隼台显得寒凉。 夕阳下湖边的草地摇曳,秋色中渚田显得宽阔。 渤海的人们无事安宁,荆州的客人独自安逸。 谢公的才华无法相比,来往于险峻的石门之间困难重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通过老农的劳作、官员的巡视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诗中“水对登龙净,山当建隼寒”一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结尾提到谢公与石门,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艰难环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