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阳宫:唐代洛阳皇宫,位于洛阳城西。
- 洞房:深邃的内室。
- 禁城:皇宫的别称。
- 香辇:指皇帝的车驾。
- 天津:指洛阳的天津桥,横跨洛水,是洛阳的重要桥梁。
- 砧杵:古代洗衣用具,砧为垫石,杵为捣衣棒。此处指秋日洗衣声,常用来象征秋意。
翻译
青苔的颜色被轻轻的尘土锁在深邃的内室里,成群的乌鸦和鸽子聚集在残阳下。 青山空对着皇宫的日落,黄叶在宫中的树上自由地飞舞,像是覆盖了一层霜。 皇帝的车驾已经好几年没有经过这条御路了,天津桥下的水声终日不断。 此时独自站立,思绪难以言尽,正值西风吹过,伴随着砧杵的凉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上阳宫的凄凉景象,通过对青苔、乱鸦、残阳、青山、黄叶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诗中“禁城日”、“香辇去”等词语,暗示了皇宫的冷清和皇帝的久未临幸,而“天津终日水声长”则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不息的感慨。结尾的“西风砧杵凉”更是以秋日的典型声音,加深了诗中的秋意和孤寂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的无限追忆和对现实冷落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