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后自巩还田家因谢邻友见过之作
鸡鸣出东邑,马倦登南峦。
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
邻家多旧识,投暝来相看。
且问春税苦,兼陈行路难。
园场近阴壑,草木易凋残。
峰晴雪犹积,涧深冰已团。
浮名知何用,岁晏不成欢。
置酒共君饮,当歌聊自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巩:地名,今河南省巩义市。
- 东邑:东边的城镇。
- 南峦:南边的山岭。
- 桑柘:桑树和柘树,柘(zhè)。
- 翳然:形容树木茂密,遮蔽了视线。
- 丘中寒:山丘中的寒冷。
- 投暝:在傍晚时分。
- 春税:春季的赋税。
- 行路难:旅途的艰辛。
- 阴壑:阴暗的山谷。
- 凋残:凋谢残败。
- 峰晴雪犹积:山峰上晴天时仍有积雪。
- 涧深冰已团:深涧中的冰已经结成团块。
- 浮名:虚名,指世间的名声。
- 岁晏:岁末,年末。
翻译
鸡鸣时分,我离开了东边的城镇,马儿疲倦地登上南边的山岭。 夕阳下,我看到了桑树和柘树,它们茂密地遮蔽了山丘,带来了寒意。 邻居们大多是旧识,他们在傍晚时分来探望我。 我们谈论着春季赋税的沉重,同时也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我的园场靠近阴暗的山谷,那里的草木容易凋谢残败。 山峰上晴天时仍有积雪,深涧中的冰已经结成团块。 虚名又有何用,岁末时分,我心中无法感到欢乐。 我摆下酒宴,与朋友们共饮,唱歌以自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乡试后归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邻里交往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诗中“落日见桑柘,翳然丘中寒”等句,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寒意。而“浮名知何用,岁晏不成欢”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虚名的淡漠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田园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