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扬州栖灵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
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
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
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
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
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塔:指扬州栖灵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 凌空虚:高耸入云,形容塔的高度。
- 雄观:壮观的景象。
- 压川泽:压倒周围的河流和湖泊,形容塔的雄伟。
- 亭亭:高耸挺拔的样子。
- 楚云:楚地的云,这里泛指天空中的云。
- 黄金台:古代名胜,这里比喻远处的建筑物或高地。
- 浮辉:闪烁的光辉。
- 乱相射:光芒四射,交错闪烁。
- 盘梯:螺旋状的楼梯。
- 接元气:接近天地的原始之气。
- 半壁:半边天。
- 夜魄:指月亮。
- 稍登:逐渐登高。
- 诸劫尽:指佛教中的劫数,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排霄翮:像鸟儿展翅高飞。
- 沧洲人:指居住在海边的人。
- 青云客:比喻高官显贵。
- 雨飞千栱霁:雨后千家万户的屋檐清晰可见。
- 日在万家夕:太阳落山时分,万家灯火初上。
- 鸟处高却低:鸟儿在高处飞翔,但看起来却很低。
- 天涯远如迫:远处的天涯看起来很近。
- 江流入空翠:江水流入一片翠绿之中。
- 海峤现微碧:海边的山峰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 向暮期下来:到了傍晚时分。
- 谁堪复行役:谁还能忍受继续旅行。
翻译
北塔高耸入云,其壮观景象压倒周围的河流和湖泊。它高耸挺拔,仿佛矗立在楚地的云外,千里之外也能清晰看见。远处对望着黄金台,闪烁的光辉交错闪耀。螺旋状的楼梯仿佛连接着天地的原始之气,半边天空中栖息着月亮。逐渐登高,时间的流逝仿佛结束,就像鸟儿展翅高飞。曾经是海边的人,如今已成为高官显贵。雨后千家万户的屋檐清晰可见,太阳落山时分,万家灯火初上。鸟儿在高处飞翔,但看起来却很低,远处的天涯看起来很近。江水流入一片翠绿之中,海边的山峰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到了傍晚时分,谁还能忍受继续旅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栖灵塔的壮观景象,通过高耸的塔身、远处的黄金台、盘旋的楼梯等意象,展现了塔的雄伟与高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凌空虚”、“压川泽”、“千里看不隔”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刘长卿诗歌的独特魅力。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
刘长卿的其他作品
- 《 陪王明府泛舟 》 —— [ 唐 ] 刘长卿
- 《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 —— [ 唐 ] 刘长卿
- 《 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 —— [ 唐 ] 刘长卿
- 《 送严维赴河南充严中丞幕府 》 —— [ 唐 ] 刘长卿
- 《 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创 》 —— [ 唐 ] 刘长卿
- 《 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 —— [ 唐 ] 刘长卿
- 《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 》 —— [ 唐 ] 刘长卿
- 《 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 —— [ 唐 ] 刘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