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五岳之一,古称“中岳”。
- 烟花:这里指春天繁花盛开的景象。
- 覆:覆盖。
- 无尘:没有尘埃,形容山中清净。
- 合:汇聚,交融。
- 空歌:空旷中的歌声,或指无实际对象的歌唱,表达孤独或思念。
- 思杀人:极度思念,形容思念之情深重到几乎要“杀死”人。
翻译
归去那嵩山的道路,春天的繁花覆盖了青青的草地。 草地绿意盎然,山中清净无尘,山色青翠,杨柳在春风中摇曳。 日暮时分,松林中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我在这空旷之地歌唱,思念之情深重到几乎要“杀死”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嵩山的情景,通过春天的繁花、青草、无尘的山色和摇曳的杨柳,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日暮时分的松声和空旷中的歌声,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刘希夷
刘希夷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