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八首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暮宿:晚上住宿。
  • 南洲草:南边的洲岛上的草地。
  • 晨行:早晨行走。
  • 北岸林:北岸的树林。
  • 日悬:太阳悬挂。
  • 沧海:大海。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
  • 烟景:烟雾缭绕的景色。
  • 留意:注意,留心。
  • 风波:风浪。
  • 异浔:不同的水边。浔,水边。
  • 岁游:一年的旅行。
  • 极目:尽目力所及,远望。
  • 春戏:春天的游玩。
  • 易为心:容易使人心情愉悦。
  • 朝夕:早晚。
  • 荣遇:荣耀和机遇。
  • 芳菲:花草的香气和美丽。
  • 满襟:充满胸怀。

翻译

晚上住在南边洲岛的草地上,清晨行走于北岸的树林中。 太阳高悬在广阔的大海上,水面隔绝了深邃的洞庭湖。 烟雾缭绕的景色没有吸引我留心,风浪在不同的水边起伏。 一年的旅行难以尽览美景,春天的游玩却容易让人心情愉悦。 从早到晚没有遇到荣耀和机遇,但花草的香气和美丽已充满我的胸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则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向往,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刘希夷

刘希夷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