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瑞卿临王叔明太白山图
注释
- 太白:指太白山,位于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天童古佛宫:指位于太白山中的古佛寺。
- 毗卢: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菩萨,这里指寺庙建筑的宏伟。
- 飞甍:指屋檐翘起的建筑风格。
- 觚棱: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结构。
- 金碧:指金色的屋顶和碧绿的山水。
- 岚翠:山间的雾气和翠绿的树木。
- 肝肺:比喻山岭的连绵不断。
- 盖:古代车盖,这里比喻松树的茂密。
- 方池:指山中的池塘。
- 乐石:指山中的石头,可能用于音乐或装饰。
- 梁圯:桥梁和堤坝。
- 岐:分岔的路。
- 迤逦:曲折绵延。
- 包锡:指僧侣的行囊。
- 缁流:指僧侣。
- 刍荛:指樵夫。
- 增贲:增加光彩。
- 钴鉧记:古代的一种记事方式。
- 袜紧系:指系紧袜子,准备远行。
- 丹青:指绘画艺术。
- 儗:比拟,模仿。
翻译
我拥有一幅描绘太白山的画作,太白山的壮丽景色在其中得以完美展现。山峰高耸入云,森林深邃幽静。天童古佛宫坐落在山中,庄严地占据着地势。山与佛相互辉映,山为佛增添了庄严,佛为山增添了灵性。选择山中的胜地建立道场,显示了佛子的智慧。千楼万阁,仿佛出自毗卢菩萨的技艺。飞檐翘起的建筑与烟霞相映,觚棱与日月星辰相媲美。金碧辉煌的建筑与山间的岚翠交相辉映。重重山峰与连绵的山岭,如同肝肺一般相互依附。云雾缭绕,仿佛撑起天空,云来时又似乎无处立足。自然界创造的这一景观,天下无双。松树排列成行,长达二十里,如同碧绿的伞盖相互遮蔽。方形的池塘中倒映着天空的影子,不知是何年何月由万人工匠所建。神泉和乐石,各有特色,琐细而齐全。两条溪流贯穿山脚,桥梁和堤坝锁住了三四处。远近的小山,都向这里拱手致敬,如同家中有严父,引领着年幼的子弟。道路分岔而又汇合,曲折绵延。僧侣和官吏骑着马匹穿梭,樵夫的身影在树林间时隐时现。此时正值深秋,霜降使得众叶变色,青红交错,山谷更加光彩夺目。按照图画一一指点,如同阅读古代的记事。纸上的画幅虽只有一寻,却展现出千里之势。作者王子蒙,其艺术造诣高超。他的笔触出入于右丞的画风,探究其来源。想象他曾居住在这山中,不计岁月。游观丰富了他的心灵,思考到的地方便能准确描绘。他请求我每日卧游,不必系紧袜子准备远行。我收藏这幅画已有三十年,未曾轻易展示给他人。吴生学习绘画,不仅限于完成任务。他早已知道这幅画卷,却未敢轻易提出借阅。我观察他的表情,一旦展示,他便目不转睛,惊叹不已。他沉迷于欣赏,废寝忘食,十日之间尽情享受。然后他才敢举笔,恭敬地在素纸上尝试。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他尽力模仿得更加精致。他便想要没有我的卷轴,后辈岂能轻易得到。但他担心有人会强行夺取,也担心造化会嫉妒。我自藏我的卷轴,你也应当自己保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太白山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追求。诗中,作者不仅赞美了太白山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敬仰和对传承文化的责任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艺术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