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虏:敌人,特指外族入侵者。
- 传:传递,报告。
- 炮火:指战争中的炮击和火攻。
- 行处:行走的地方,指有人居住的地区。
- 断炊烟:炊烟中断,意味着人们因战乱逃离,无法生火做饭。
- 虚惊:不必要的惊慌,指由于战争消息而引起的恐慌。
- 寻常事:平常的事情,常见的情况。
- 墩堡:古代边防的瞭望台和防御工事。
- 堪怜:值得同情,可怜。
- 不似前:不如从前,指墩堡的状况不如以往坚固或完好。
翻译
没有敌人来犯时报告炮火的消息,有人居住的地方炊烟却已中断。 不必要的惊慌已成为平常事,可怜那些墩堡已不如从前坚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边塞的荒凉景象和战乱带来的影响。诗中“无虏到来传炮火”与“有人行处断炊烟”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了边塞的平静,后者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破坏。后两句“虚惊自是寻常事,墩堡堪怜不似前”则进一步以墩堡的衰败,反映了边防的薄弱和战乱的频繁,表达了诗人对边塞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