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夜寒

气结云凝雪不晴,雪晴觱栗朔风鸣。 纵教受尽三冬冷,赢得虚窗一夜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 觱栗(bì lì):古代一种管乐器,这里形容北风的声音。
  • 朔风:北风。
  • 虚窗:指没有遮挡的窗户。

翻译

天气凝结,云层厚重,雪后并未放晴, 雪后初晴,北风中传来觱栗般的呼啸声。 即使经历了整个严冬的寒冷, 也换来了无遮挡的窗户一夜间的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冬夜景象,通过“气结云凝”和“觱栗朔风鸣”生动地传达了冬日的寒冷与北风的凛冽。后两句则表达了即使经历了严冬的寒冷,也能因雪光而使夜晚变得明亮,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和乐观态度。诗中“赢得虚窗一夜明”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李开先

李开先

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