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汎舟有约不至
月上未上半衔烟,与客携壶舣舸船。乍看潮涨流涓涓,倏忽汪洋溢百川。
须臾雾散进婵娟,金波荡漾不成圆。疏篱茆屋两三椽,野人濯足临溪边。
冷然一棹去如仙,中流击楫更扣舷。放歌宛转酒杯传,半酣白眼望青天。
美人家住城之偏,重门关钥信杳然。思而不见空回旋,沈竿没缆水溅溅。
入竹穿萝袅袅牵,主人呼酒尚流连,客子披襟拥露眠。
此中胜事难尽宣,人生行乐须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汎(fàn):同“泛”,漂浮。
- 舣(yǐ):使船靠岸。
- 倏忽(shū hū):很快地,忽然。
- 婵娟:这里指明月。
- 茆(máo):同“茅”。
- 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 杳然(yǎo rán):形容看不到,听不见,无影无踪。
翻译
月亮未全升起半遮着烟雾,和客人带着酒壶让船靠岸停下。刚看潮水上涨水流涓涓,忽然一下子汪洋溢满了百川。不一会儿雾气散去露出了婵娟般的明月,金色的波光荡漾却不成圆形。稀疏的篱笆茅草屋有两三间,乡野之人在溪边洗脚。潇洒地一划船就离去如同仙人,在水流中击桨又敲打着船舷。放声高歌歌声宛转酒杯传递,半醉时翻着白眼望青天。美人住在城的偏僻处,重重的门关闭着消息无影无踪。思念却见不到只能空自回旋,沉下鱼竿没有缆绳水溅起。进入竹林穿过藤萝袅袅牵拉,主人招呼喝酒还在留恋,客人敞开衣襟拥着露水入眠。这里美好的事情难以全部宣扬,人生应当在少年时尽情行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泛舟的情景以及过程中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诗中通过对月、潮、雾等自然景象的生动刻画,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的氛围,如“月上未上半衔烟”“须臾雾散进婵娟”等,情景交融,画面感极强。同时也描绘了不同人物的活动状态,如“野人濯足临溪边”“冷然一棹去如仙”等,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作者感慨人生应及时行乐,尤其是少年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整体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
李之世的其他作品
- 《 余客姑苏馆于僧寺昔年舍弟文度寓焉重览壁题凄然有赋 》 —— [ 明 ] 李之世
- 《 王尧韭以六忆诗见投和之 》 —— [ 明 ] 李之世
- 《 送陈国徵廷试 》 —— [ 明 ] 李之世
- 《 秋日闭关 》 —— [ 明 ] 李之世
- 《 余方谢客而顺德黄功治邓尔师来访开户延之赋赠二律 》 —— [ 明 ] 李之世
- 《 金陵寓中送陈仲慈复任苍梧 》 —— [ 明 ] 李之世
- 《 哭羽甫家兄 》 —— [ 明 ] 李之世
- 《 慰羽甫家兄失磬拈得四支韵 》 —— [ 明 ] 李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