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妙高台

· 沈周
登台见青草,默默感今昔。 江山本旧观,形胜我新识。 江山不因台,流峙天自辟。 台固为江山,亦当为游客。 往来相无穷,有得与不得。 坡老莫可呼,举酒酬江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默默:无声地,悄悄地。
  • 今昔:现在和过去。
  • 形胜:地势优越壮美。
  • 流峙:水流和山峙,指自然景观。
  • 天自辟:自然形成,非人工所为。
  • 坡老: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故称坡老。
  • :答谢,这里指以酒祭奠。

翻译

登上高台,看到青草,无声地感慨现在和过去。 江山依旧是那旧时的壮丽景象,而我却有了新的认识。 江山并非因为有了这座台而存在,它们是自然形成的。 这座台固然是为了观赏江山,但也应当是为了游客而建。 人们来来往往,有的有所得,有的则无所获。 我无法呼唤苏轼,只能举起酒杯,向着江色祭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台观景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中,“默默感今昔”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沉思之态,又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后文通过对江山与台的关系的思考,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结尾处提到苏轼,并以酒祭奠江色,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也寄托了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1070篇诗文

沈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