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题壁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柏台:古代御史台的别称,这里指武元衡所在的官署。
  • :辅助。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宪章:法令,这里指处理政务。
  • 霰雪:小雪珠。
  • 鸿思:深远的思念。
  • 关梁:关隘和桥梁,比喻阻碍。
  • 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代指官职。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译

在御史台任职的我年纪尚轻,但头发已斑白。 无所事事,无法辅助贤明的君主,心中何以能平静地处理政务。 鸟儿的叫声似乎带着愁绪,如同飘落的小雪珠,而我深远的思念则充满了对阻碍的恨意。 我渴望摆脱官职的束缚,回到那山中,那里的瑶草依旧芬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武元衡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反映了诗人虽年轻却已显老态,暗示了官场的压力和疲惫。“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