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日高方得起,独赏些些春。
可惜宛转莺,好音与佗人。
昔年此气味,还走曲江滨。
逢著韩退之,结交方殷勤。
蜀客骨目高,聪辩剑戟新。
如何昨日欢,今日见无因。
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
谁言老泪短,泪短沾衣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些些:少许,一点儿。
- 宛转莺:形容莺鸟的歌声婉转动听。
- 佗人:他人,别人。
- 韩退之: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 殷勤:热情周到。
- 蜀客:指来自蜀地(今四川)的人。
- 骨目高:形容人的气质高雅。
- 剑戟新:比喻言辞犀利,见解新颖。
- 无因: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 谢世:去世。
- 视听一为尘:形容一旦去世,其影响和记忆就像尘埃一样消散。
翻译
太阳高高升起时,我才得以起床,独自欣赏这淡淡的春光。可惜那婉转的莺鸟,美妙的歌声却为他人所享。回想往昔,我曾在曲江边感受到这种气息。那时遇见了韩愈,我们结交得非常热情。来自蜀地的朋友气质高雅,言辞犀利且见解新颖。为何昨日的欢乐,今日却无缘再见?一旦英才去世,他们的影响和记忆就像尘埃一样消散。谁说老人的泪水短浅,这泪水短浅却足以沾湿衣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宛转莺”与“好音与佗人”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通过回忆与韩愈的交往以及对蜀地友人的赞美,诗人展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英奇一谢世,视听一为尘”深刻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记忆的短暂。结尾的“泪短沾衣巾”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