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 孟郊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浊水:浑浊的水。
  • 心易倾:心思容易动摇。
  • 明波:清澈的水波。
  • 兴初发:兴致刚刚开始。
  • 海底人:传说中居住在海底的人。
  • 乞取:请求得到。
  • 蚌中月:蚌壳中的珍珠,因其形状和光泽类似月亮,故有此比喻。
  • 此兴若未谐:如果这种兴致没有得到满足。
  • 此心终不歇:这种心情永远不会停止。

翻译

浑浊的水中,我的心容易动摇, 清澈的水波兴起,我的兴致刚刚开始。 我渴望遇见传说中的海底人, 请求得到那蚌壳中的珍珠,如同月亮般美丽。 如果这种兴致没有得到满足, 这种心情永远不会停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浊水”与“明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追求。诗中“浊水心易倾”描绘了外在环境对内心的影响,而“明波兴初发”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的兴致与向往。后两句诗中的“海底人”与“蚌中月”是诗人理想与追求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不懈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孟郊诗歌中常见的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精神。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