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 孟郊
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 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 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 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 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 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 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 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善士有馀食,佳畦冬生苗。 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 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晏:岁末,年末。
  • 泗吟:指哭泣时的吟咏。
  • 浪凫:野鸭,这里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悠悠: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
  • 耸耸:形容高耸,这里指心情沉重。
  • 昧趣:不明智的兴趣或追求。
  • 滞涩:停滞不前,不流畅。
  • 忧勤:忧虑和勤劳。
  • 声华:名声和荣耀。
  • 朴略:朴实无华。
  • 养身:保养身体。
  • 锡类:赐予同类,这里指得到同道中人的赏识或提携。

翻译

东都的清风似乎减弱了,君子向西归朝。 独自抱着年末的遗憾,哭泣时吟咏未能成谣。 贵游觉得多有滋味,而卑微的别离情感却容易消散。 回想起前次离别时雁的叫声,思念后漂泊的野鸭。 孤独无依地飞翔,心情沉重地衔着霜条。 不明智的追求使我多有滞涩,懒于结交新朋友。 病重时才领悟道理,悔恨至极心自焚。 寂静中道在哪里,忧虑勤劳学识空泛。 才知道减少闻见,才能开始情逍遥。 文字虽努力编织,名声荣耀却显得骄傲。 自愧不如耕稼之人,他们朴实无华,气韵调和。 善良的人有余食,美好的田地冬天也生苗。 养人在于养身,这道理清如韶乐。 愿献上高古之言,却不敢奢望得到同类的招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岁晏恨”、“泗吟不成谣”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则进一步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沉重。诗的后半部分,孟郊通过对“贵游”与“贱别”、“昧趣”与“滞涩”的对比,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厌倦和对朴素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养人在养身”为旨,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肯定和对高洁志向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得到知音的渴望与不敢奢望的矛盾心情。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