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

郊庙祗严祀,斋庄觌上玄。 别开金虎观,不离紫微天。 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 仲山方补衮,文举自伤年。 风溢铜壶漏,香凝绮阁烟。 仍闻白雪唱,流咏满鹍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郊庙:古代帝王祭天地的郊外庙宇。
  • 祗严祀:恭敬严肃地祭祀。
  • 斋庄:斋戒时庄重的态度。
  • 觌上玄:觌(dí),见;上玄,指天。
  • 金虎观:古代宫观名,这里指集贤院。
  • 紫微天:紫微星,古代认为紫微星象征帝王,这里指中书省。
  • 长杨:古代宫观名,这里指集贤院附近的树木。
  • 太液:古代宫中池名,这里指集贤院附近的池塘。
  • 仲山:人名,可能指当时的某位官员。
  • 补衮:补救过失,这里指仲山在政治上的作用。
  • 文举:人名,可能指诗人自己。
  • 白雪唱: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鹍弦:鹍(kūn),古代传说中的大鸟,鹍弦指用鹍的羽毛制成的弦,这里泛指乐器。

翻译

在郊外的庙宇中,我们恭敬严肃地进行祭祀,斋戒时态度庄重,以见天意。虽然离开了金虎观,但仍不离紫微星所在的帝王之地。古老的树木与长杨相连,清澈的池水与太液相接。仲山正在努力补救政治上的过失,而我文举则自感年华已逝。风吹过铜壶滴漏,香烟凝结在绮丽的阁楼中。仍然能听到高雅的《白雪》之歌,其旋律在鹍弦上流传,充满韵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郊庙祭祀时的庄重场景,以及与中书相公在集贤院的相聚情景。诗中通过对郊庙、金虎观、紫微天等地点的描写,展现了皇家祭祀的庄严与神圣。同时,通过“树古长杨接,池清太液连”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宁静。诗末提及的《白雪》之歌与鹍弦,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高雅文化的追求,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皇家礼仪与文化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