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尝闻阊阖前,星拱北辰箓。 今来大明祖,辇驾桥山曲。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阖(chāng hé):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皇宫的大门。
  • 星拱:星星环绕。
  • 北辰:北极星,古代常用来比喻皇帝。
  • (lù):符命,古代帝王自称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
  • 大明:指明君,这里特指德宗皇帝。
  • 辇驾:皇帝的车驾。
  • 桥山:山名,这里可能指皇帝陵墓所在地。
  • 松柏:常绿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不朽。
  • 韵幽音:指松柏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显得幽深而悠远。
  • 鱼龙:古代神话中的水中生物,这里可能指宫廷中的装饰或图案。
  • 焰寒烛:形容烛光冷冽,可能象征皇帝的威严或陵墓的肃穆。
  • 秋风辞:指皇帝的遗诏或挽歌。
  • 兆人:指百姓。

翻译

曾听说在皇宫的大门前,星星环绕着象征皇帝的北极星。如今,伟大的明君已经逝去,他的车驾停在了桥山的弯曲处。松柏在风中发出幽深的声音,宫廷中的鱼龙图案在冷冽的烛光下显得格外肃穆。每年秋风吹过,皇帝的遗诏响起,百姓的哀歌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悲痛。

赏析

这首挽歌以庄重肃穆的笔触,描绘了德宗皇帝逝世后的场景。诗中通过“阊阖”、“星拱北辰”等意象,展现了皇帝的尊贵与神圣。松柏的“韵幽音”和“鱼龙焰寒烛”则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表达了对皇帝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挽歌的庄重与哀婉。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