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拼音

所属合集

#春分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是唐代武元衡所做的诗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古代指南方诸侯之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翻译

在南方设宴会招待各位佳宾,友情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加深厚亲密。明月似乎惭愧自己比不上红烛流泪,花朵仿佛在嘲笑头发已白的人。宾客弹奏瑟常常带有余怨,美玉般的树枝也不谦让春天的美景。还能听到唱子夜歌的声音,桃花和李花像化着艳丽妆容的新美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分时节的宴会场景。首联体现出主人对宾客的热情以及友情的深厚。颔联通过“月惭”“花笑”的拟人化描写,营造出一种奇特氛围,“红烛泪”又增添了一丝感伤。颈联的“宾瑟”余怨写出一种惆怅之感,“琼枝不让春”显示出其生机。尾联的“桃李艳妆新”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百花盛开的艳丽之景。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又带着一些微妙的情感。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