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 祖咏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已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汝坟:地名,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 秋同:秋日与某人同在。
  • 仙州:地名,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县。
  • 王长史翰:王翰,字子羽,唐代诗人,曾任仙州长史。
  • 百舌鸟:鸟名,以其善鸣而得名。
  • 殊方:异域,远方。
  • 迁乔:指鸟儿迁徙到高大的树木上。
  • 出谷:指鸟儿从山谷中飞出。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 怀群:怀念同伴。
  • 萧索:形容景象凄凉。
  • 燕将辞:燕子将要离开。
  • 弥令:更加使。
  • 巧啭:巧妙的鸣叫。
  • 任天姿:任由天生的姿态。
  • 返覆:反复。
  • 知而静:知道而保持静默。
  • 间关:形容鸟鸣声断断续续。
  • 断若遗:断断续续,仿佛遗失。
  • 花繁:花儿繁盛。
  • 上林路:指皇家园林中的道路。
  • 霜落:霜降。
  • 汝川湄:汝河边。
  • 凌风翮:乘风飞翔的翅膀。
  • 乘春:趁着春天。

翻译

秋天听到百舌鸟的美妙鸣叫,惊动了帘帷中的人。 却想到在异乡的月光下,它鸣叫已是在季节之后。 本应早早迁徙到高枝,却迟迟才从山谷中飞出。 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感到孤独无伴,怀念同伴却空有思念。 岁月即将晚秋,景象凄凉,燕子也将要离开。 留下来听未完的曲调,更加使心灵感到悲伤。 高飞是凭借力量,巧妙的鸣叫是天生的姿态。 反复知道而保持静默,鸣声断断续续,仿佛遗失。 花儿在上林路上繁盛,霜降在汝河边。 且长乘风飞翔的翅膀,趁着春天自有期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百舌鸟的鸣叫,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秋天闻好鸟”一句即点明了时节与主题,而“惊起出帘帷”则生动地描绘了鸟鸣的突然与动人。诗人的思绪随着鸟鸣飘向远方,对异乡的月色与季节的感慨,以及对同伴的怀念,都透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最后,诗人以百舌鸟的高飞与巧啭,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表达了即使在凄凉的秋日,也有乘风破浪、迎接春天的决心与信念。

祖咏

祖咏

祖咏,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