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洛浦:洛水之滨,指洛阳市附近的地方。
- 宓妃: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 飘飖:飘扬,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
- 雪争飞:形容宓妃的飘逸如同雪花争相飞舞。
- 轻云拂素月:轻云轻轻触碰着皎洁的月亮,形容景象的幽美。
- 了可见清辉:完全可以看到清澈的光辉。
- 解佩:解下佩饰,指宓妃准备离去。
- 含情:怀着情感。
- 讵相违:岂会违背。
- 香尘动罗袜:香尘扬起,触动了罗袜,形容宓妃行走时的轻盈。
- 绿水不沾衣:绿水没有沾湿衣裳,形容宓妃的飘逸。
- 陈王:指曹植,曾作《洛神赋》。
- 徒作赋:只是空作赋文。
- 神女:指宓妃。
- 同归:一同归去。
- 好色:爱好美色。
- 伤大雅:损害了高雅的情趣。
- 多为世所讥:常常被世人所嘲笑。
翻译
洛水之滨有宓妃,她轻盈飘动如同雪花争相飞舞。轻云轻轻触碰着皎洁的月亮,完全可以看到清澈的光辉。她解下佩饰准备西去,怀着情感岂会违背。香尘扬起,触动了她的罗袜,绿水没有沾湿她的衣裳。曹植只是空作赋文,宓妃岂会与他一同归去。爱好美色损害了高雅的情趣,常常被世人所嘲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水女神宓妃的飘逸形象,通过“飘飖雪争飞”、“轻云拂素月”等意象,展现了她的超凡脱俗。诗中“解佩欲西去,含情讵相违”表达了宓妃的离别之情,而“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则反映了诗人对曹植《洛神赋》的批评,认为其只是空想,无法与神女真正相伴。最后,诗人指出好色之举有损高雅,常被世人所讥,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追求和对世俗之见的批判。